八一中文网【81kz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平谷石语》最新章节。
第三章
王家坪是个不大的村落。村子前面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,后面是陡峭雄壮的佛爷山。村子依山傍水而建,呈东西走向,自东往西延伸,错落有致,如晾晒在河边一条狭长的缎带。从村子西边的山口里,斜冲下一条大道,到村子中间折向佛爷山山口。这是一条南阳、南召、云阳一带通向汝州、洛阳方向的交通要塞,也是连接南北的山中唯一通道。村子中央建有几家简易茶馆、饭铺和旅店,也是挑担、赶车、骡马帮等过往客人歇息的集散地。
王敬堂的宅院坐落在村子最东端,因村街大道不从门前经过,实际上成为村子的尽头末梢,就显得较为偏僻和闭塞。
王家的宅院和房舍布局很特别。正屋是五间青砖瓦房,中间三间相通,用来做磨油的作坊,前后开门,直通后院。西头一间是喂马用的,也开有后门。东头一间盛满了芝麻和芝麻饼,算作库房。正屋后面是一片空闲地,约有一亩大,周围用一人多高的篱笆和木栅围成后宅院,里面长满了荒芜的花草。正屋后面丈余,是一眼幽深的水井,井口筑有八尺见方的井台,井台附近长有几棵粗壮的刺槐。正屋前面是前宅院,西屋三间厢房是王家三口人的住房,东屋三间厢房用作客房。紧靠东厢房南面,盖有一间低矮平房,盛放着磨制成的芝麻香油,算作是门店。三里五村来换油的客户和远处外来的客商,都到这间低矮的平房门店里兑换和交易。
王家的人也很古怪。王敬堂脾气温和,话语不多,每天在炒芝麻时到作坊里亲自下手炒作,或在一旁指点一会儿,更多的时间是在前面的门店里坐堂收账。王敬堂的老伴儿每天起得很早,除了做饭、洗刷、做针线,一天到晚几乎不说一句话。还有一个长年雇佣的老李头,每天做完该做的活什后,就是与马为伴,很难听到他一句多余的话语。只有王敬堂的女儿王素云每日里快乐如鸟,到处乱飞,才使这个死气沉沉的宅院里增添了一些激情和生机。
赵子开来到王家以后,在正屋仓房里腾开一片空地,安顿住下。每日里活计不算很忙,早上起来打扫庭院,干些零碎活什,早饭后和老李头一起到后院井台上淘洗两袋芝麻,然后坐在那里一直等着晾干,再把芝麻收起来抬进作坊,倒进一口大锅里烧火开炒。这时候要把王敬堂叫过来,由师傅亲自主铲。只见王敬堂脱去上衣,抡起一把大铁铲,来回搅动,嘴里不住吆喝烧火的老李头,一会儿叫快,一会儿让慢。那老李头配合得也十分默契,整个炒作程序娴熟老道,一气呵成,只看得赵子开眼花缭乱,心里暗暗叫绝。等炒好熄火,王敬堂站起身,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珠,拍几下巴掌,轻轻说一句:“好了,磨吧。”然后披起衣裳悦心地离去。接着就是老李头套好那匹枣红马,赵子开把炒好的芝麻一瓢一瓢添加到石磨上就开磨了。随着马蹄的走动,两扇石磨开始呼噜呼噜地转动,磨出的油料顺着一个特制的木槽流到旁边的木桶里。赵子开把木桶里的油料一瓢一瓢舀入布兜里,再用一根特制的木棒不停地擂击,用力挤压,从布兜里渗出的香油就流到了下面设置好的专用大锅里。直到榨不出什么油水来,最后才用布块包起来加压成饼。
王家吃饭是有讲究的,主仆分开,饭食也是不一样的。一日三餐,赵子开和老李头都在作坊里用餐,每到吃饭时,王素云把饭菜送到作坊里,招呼两声微笑着扭头就走了,留下了作坊里一老一少寡淡无味地咀嚼起日子的清淡。每日后半晌忙完,赵子开要把一天里磨成的香油起运到前面的店铺里,赶上收工早,他还要做一些第二天的准备活计,并做得周到细致,无一疏忽。
赵子开来到王家十多天,终日劳作,甚是勤快,颇得王敬堂的好感。但赵子开从未得到师傅的指教,他也看不出磨油的技巧,心里就有了茫然的失落,顿觉日子索然无味,有时候甚至会生出无端的烦躁和不安。
赵子开的心情转机是在半月以后。
那一日早饭后,天气出奇地晴朗,充溢着香气的微风扑面拂来,使人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。赵子开和老李头正在井台上筛洗芝麻,王素云款动着莲步飘然而来,走到面前笑吟吟地说道:“今个儿俺没事,给你俩帮个活儿。”
赵子开冲着王素云笑了笑,没有答话。这是赵子开来到王家十多天后,第一次和王素云近距离正面接触,不觉心里七上八下乱跳起来。停了片刻,王素云低头问道:“你在俺家还习惯吧?”
“习惯。”赵子开答。
“你觉得俺家咋样儿?”
“比俺家好。就是有点别扭。”
王素云抬头看了一眼赵子开,“哪儿别扭?”
“堂屋应该住人,东厢房应该作客屋,西厢房应该作为作坊,门店应该朝外开门。还有……”赵子开顿住话没有说下去。
“还有啥?”王素云追问。
“还有您家的人。”
“……”王素云怔了怔。
“您家的人都不爱说话,死气沉沉的,也不跟村里人多接触,日子过得很呆板。”
老李头看到两个年轻人说得亲热,很知趣地早到一边去了。赵子开和王素云谈兴正浓,忽听得王敬堂在前院一声吆喝,王素云放下手中的活计,向赵子开丢下一个羞赧的微笑,应声匆忙向前院跑去。
后来,赵子开在与老李头的闲聊中得知,王敬堂的老伴儿嫁到王家后始终未曾生金下银,断了王家香火,亏了天理,嘴也就坐在了人家屁股底下,终日负债似地不说一句话,默默承受着上天的惩罚。十年前王敬堂从一个远房亲戚家领养一个女儿,虽不能传宗接代,但老两口毕竟有了精神依托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