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三峡之行【1 / 4】

八一中文网【81kz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播种小康》最新章节。

三、三峡之行

●邓小平明确表示:事关重大,做出决策要审慎,利弊得失要权衡,要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负责。

●邓小平说:“长江两岸的防洪问题要十分重视,一点也不能马虎。”

●邓小平说:“搞建设也和搞改革一样,要有一点闯劲。”

●三峡之行听取三峡工程汇报

1980年7月11日,邓小平乘坐“东方红32号”轮,从重庆出发,顺长江而下。

长江三峡两岸风光俊秀,山高岭峻,江水湍急,有许多的名胜古迹、历史传说。

一路上,陪同邓小平到长江三峡实地考察的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、四川省省长鲁大东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铮等同志,不时地指点两岸的高山峻岭、名胜古迹和城邑村落,向邓小平讲解着一个个暗礁险滩的成因与沧桑。

邓小平边听边看边想,此时,索绕他心际的是关系子孙后代幸福的一件大事,即三峡工程。

邓小平站在甲板上,望着那滔滔的江水,听着那翻滚的浪花声,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
在新中国成立之后,曾有过修建三峡的动议。毛泽东、周恩来都对此事,给予了关注和重视。但由于各种原因,此事被搁置了下来。

兴建这样一项举世瞩目的水利枢纽工程,不仅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,还要考虑到整个长江流域的航运、环境、生态、地质,以及未来战争的破坏等诸方面的复杂因素。

因而,围绕着三峡工程是否能上马,国内、国际的有关专家学者,纷纷发表意见,陈述利弊,争论之声不休。

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,邓小平多次听取了各方面专家和有关负责人,对三峡工程的论证和意见。

邓小平明确表示:

事关重大,做出决策要审慎,利弊得失要权衡,要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负责。

因此,这次巡察,邓小平要亲自来三峡走一走,看一看,实地进行考察,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。

根据所掌握的材料,邓小平也是倾向于赞成兴修这项举世瞩目的大工程的,但他一直没有能亲自进行实地考察。

在邓小平的倡议和指引下,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,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潮,在全国蓬勃展开。

于是,兴建三峡工程问题,又提上了日程,争论也开始一步步升温。

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,对三峡工程问题,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,提出了各自的赞成或是反对的意见。

这次视察三峡,邓小平一上船,就十分关切地询问陪同考察的老水利专家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铮。

邓小平说:“有人说三峡水库修建以后,通过水库下来的水变冷了,长江下游连水稻和棉花也不长了,鱼也没有了。究竟有没有这回事?”

魏廷铮回答说:

不会有这样的影响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落崖三载后》《1979黄金时代》《渣攻改造,BE改写HE》【3Q中文网】《我娘四嫁》【穿越了】【落秋中文】《公路求生,神级宝箱开局》【小紫书】【大白书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