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陈年酒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八一中文网81kz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信步走到杨氏门前,还没等自己敲门,门就打开了一道缝,随后伸出一个小脑袋,仔细一看原来是大周未来的女皇帝武媚这个小丫头,抬着头大大的眼睛看着陈辰。
进的屋内杨氏连忙给陈辰施礼问安,武顺则是在哄着最小的妹妹,经过这些日子杨氏脸色还有精气神,和刚认识的时候大不一样,面前的杨氏一副雍容华贵的样子,就是衣服还有些陈旧,但浆洗的特别干净。
杨氏说给了木匠一些钱,木匠和徒弟去西市吃饭去了。
锅里有给自己和孩子做的浆水面,也不管陈辰吃没吃饭就给盛了一小碗,陈辰也没有推辞,一边吃着浆水面,一边和杨氏谈起了这几个孩子的教育问题。
杨氏对陈辰说道;“陈诚和陈实是男孩子,只要肯花钱找个私学是可以的。
武顺和武媚是女子,长安城里收女学子的私学本来就少,好的私学都是官宦人家把持,就是花钱也不一定能进去,不好的私学自己还不放心。自己也是读过书的,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教教武顺和武媚识字。”说完站起身来去内室拿出了两本书,陈辰一看是《千字文》和《仓颉篇》。
听杨氏这么一说,陈辰突然有了一个想法,自己在侯府就是西席没穿越之前在公路局还当过培训教师,反正现在也不用去侯府教书了,自己办个私学应该是可以的吧!
虽然现在不缺吃穿用度,还有点后世带来的小玩意能值点银子,自己、陈诚俩兄弟再加上杨氏一家一共七口人,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,总得未雨绸缪呀!
想起后世自己家里那点可怜的五位数1打头的那点存款,还是媳妇从牙缝里省出来的,媳妇想买一件贵一点的衣服和鞋子都舍不得,那有女人不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更别说什么名牌的包包了,路过卖名牌包包的店从来都不敢进去,还自我解嘲的说不喜欢驴(LV)这个品牌,也真是穷怕了。
既然现在穿越到了大唐,就再也不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那样穷的日子了。
何况隔壁住的还是未来大唐杀伐决断的女皇帝,如果现在就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,想想电视剧里的桥段,未来的岁月都不敢想象是什么样子,到时候也给自己弄个什么‘请君入瓮。’
想到这里,陈辰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,别还没等到穿越回和谐社会,自己脑袋先混丢了,真的太不值当了。
想到这些陈辰就告辞回到光德里的住处,躺在床上想着怎么开私学的事情。
一夜无话,第二天一大早陈辰又来到长寿坊,见过杨氏以,陈辰就带着陈诚、陈实哥俩还有武媚、武顺直奔西市。
小哥俩轻车熟路的找到粥店,每人来一碗片汤,一大盘蒸饼(馒头)、每人一碟小菜,(中国宋朝之前基本都是分餐制,南北两宋随着生产力发展,食材的丰富和产量的提高,与西夏、辽、金等半牧半农民族的融合,合餐开始产生了),陈诚、陈实基本上狼吞虎咽,吃着碗里看着盘子里,也是的,这才吃了几顿饱饭呀!武媚、武顺还是吃的中规中矩,女孩毕竟和男孩不一样,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出身上。
小哥俩一路嬉闹前面带路,陈辰一手牵着武媚一手拉着武顺直奔西市牙侩。
本来想的是让杨氏去找牙侩的牙人,毕竟杨氏轻车熟路。
后来,仔细一想,既然来到了大唐,就要融合到大唐社会当中,前世靠着叔叔的关系,从一开始人见人爱、花见花开、车见车爆胎的‘春风得意马蹄疾,’到后来在单位混的是人见人衰、花见花败,车见跑的快,‘失势的凤凰不如鸡’的状态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